摘要:第一類銀錢,面文“萬歷通寶”四字直讀,光背。第二類為“萬歷年造”背文紀值銀錢。明代“萬歷年造”背“五錢”銀質(zhì)錢幣,以珍稀而著稱,其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深受古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
明代萬歷一朝長達47年之久,錢幣種類較多、較全,有小平、折二、紀地、紀值等錢幣,珍稀錢幣中有:萬歷通寶,銀質(zhì)“礦銀”和萬歷年造,紀值等錢幣。據(jù)《中華珍泉追蹤錄》一書記載:明神宗萬歷年間鑄造銀錢傳世較少,迄今所見萬歷銀錢可分三類。第一類銀錢,面文“萬歷通寶”四字直讀,光背。形制不甚規(guī)整,面顯得粗糙。第二類為“萬歷年造”背文紀值銀錢。目前所見實物有面文“萬歷年造”背文二錢、背文五錢、背文八錢、背文九錢四種,估計是一種套子錢,都很珍稀。
筆者收藏明代“萬歷年造”背“五錢”銀質(zhì)錢幣一枚,萬歷通寶其特征是:錢徑36毫米,穿徑7毫米,厚2.5毫米,材質(zhì)為銀質(zhì)(含銀量不高,約80%),鑄工考究,錢形規(guī)整,底章平正,面文和背文皆為標準的楷書體,字體豪放,蒼勁有力,清晰可見,是一枚品像極佳的生坑錢幣。
通體被祿銹包裹著,銹結(jié)牢固,萬歷通寶錢體可見自然形成的不同表層,錢體局部顯露老銹,脫落的銹斑下可見黑色斑底,這是銀質(zhì)表層因年代久遠自然形成的色澤。該錢與華光普先生專著的《中國古錢大集》一書,圖錄(拓片)中表述的“萬歷年造”背“五錢”銀質(zhì)錢幣,完全相同。明代“萬歷年造”背“五錢”銀質(zhì)錢幣,以珍稀而著稱,其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深受古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
萬歷通寶光背者較多見,少數(shù)小平錢背有“工”,“天”,“公”,“正”,“江”,“河”,“厘”等字,其中“厘”表示值銀一厘。萬歷通寶背“河”、“戶”者極少見;折二錢鑄量也多,制作精良,偶有背星月者,價格頗高。此外,還有銀質(zhì)“萬歷通寶”錢。
萬歷”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其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神宗10歲繼位,前十年由于年幼,其母李太后代為聽政。“萬歷通寶”折二以上大錢及其罕見,皆為珍品。
萬歷通寶的由來,萬歷初年朝廷鑄錢并不多,約兩萬錠,萬歷十三年增為十五萬錠,萬歷二十年為九萬錠。神宗萬歷四年,開鑄“萬歷通寶”,由兩京及全國各省鑄行,名目有金背、火漆、鏇邊等。
在明代剛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還沒有建全完整的貨幣政策,所以只能是繼續(xù)延續(xù)了前元代的貨幣?! ≈凰源蠹叶急容^關(guān)心萬歷通寶值多少錢,主要是因為很多人都想盡快對它了解之后,可以更好的收藏這枚古錢幣。
萬歷通寶多是銅錢,但是也有用銀鑄造而成的。折類的萬歷通寶鑄造量非常大,但是它的每一枚都做工精良,如果背面有字的價格更是不菲?!罢钡膬r格是500元,“江”是600元,而最高的是“河”和“戶”,高達500元。小平背的是背紋的則要1500元。
“萬歷”是明神宗的年號,此年號沿用45年?!叭f歷通寶”作為神宗的年號錢,鑄造量很大。在萬歷錢中,有一種體型碩大的鎮(zhèn)庫錢,據(jù)圖譜記載此品為一級“無定價”。通體灰褐色包漿,為半生不熟之品。明朝歷史中以萬歷紀元的時間持續(xù)了48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