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咸豐死后的第二天,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尊為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稱為慈禧太后或西太后。同年11月,載淳正式登基,太后聽政,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始鑄同治年號錢。
清代自順治登基至宣統(tǒng)退位,共經(jīng)歷了10位皇帝,一般而言,每位皇帝在位時僅鑄一個年號錢,但有趣的是,縱覽清代方孔制錢,卻有11個年號,這多出的一個便是“祺祥”年號錢,而祺祥錢存世僅69天,是我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年號錢。
1861年8月,咸豐皇帝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傳位給六歲的兒子載淳,并將八位最親信的顧命大臣召到病榻前,臨終托孤。咸豐死后的第二天,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尊為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稱為慈禧太后或西太后。
載垣、端華、肅順等輔政大臣,預(yù)感到葉赫那拉氏陰謀篡權(quán),為鞏固他們的既得利益和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一,朝內(nèi)的重要官缺都由輔政大臣兼任或支持他們的官員補缺,其二,建元年號,用“祺祥”二字,并飭戶、工兩部鑄祺祥年號錢。
祺祥年號錢分為通寶與重寶,漢文均為楷書對讀,其中通寶背滿文記局,今見有“寶泉、寶源、寶鞏、寶蘇、寶云”共5種,面值為小平;而重寶背滿文記局和漢文記值,今見有“寶泉、寶源”2種,面值為當(dāng)十。孫仲匯著《錢幣辭典》載:“祺祥通寶、祺祥重寶:咸豐十一年(1861)鑄,通寶小平有寶泉、寶源、寶云、寶蘇、寶鞏五局,后三種極罕。重寶當(dāng)十有寶泉、寶源、寶鞏三局。寶泉局極少?!?/p>
在八大臣的一系列措施下,權(quán)欲熏心的西宮太后慈禧極度恐慌,她聯(lián)手東宮太后慈安,暗中勾結(jié)恭親王奕,在回京后于1861年9月30日突然發(fā)動宮廷政變,迅速捕殺了肅順、載垣、端華等人,史稱“辛酉政變”或“祺祥政變”。同年11月,載淳正式登基,太后聽政,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始鑄同治年號錢。
隨著祺祥年號消弭的,除了顧命八大臣,還有祺祥通寶與祺祥重寶,從鑄造到退出歷史舞臺,僅僅存在69天,由于時間極短,因此祺祥錢均未能流通,存世也頗為稀少。
祺祥通寶收藏建議 目前,在收藏界,祺祥通寶的小錢非常珍貴。另外,一定要保證自己入手的貨幣是真品,否則損失會非常大,因此祺祥通寶也是一種存在風(fēng)險的投資品,望收藏者謹(jǐn)慎評估之后再入手。
咸豐死后的第二天,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尊為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稱為慈禧太后或西太后?!办飨橥▽殹币蚱浒l(fā)行時間短,鑄造精美,鑄造量與存世量均稀少而成為海內(nèi)外錢幣藏家追捧的熱點。
顯然,鑒賞其三相一材,本品可謂開門見山,乃寶鞏局祺祥通寶錢雕母。基于此,我們便可以說,寶鞏局之祺祥通寶雕母,實際上是遺存了下來的。
祺祥年歷時僅兩月余,即為兩宮太后所廢止。因此而致祺祥錢鑄出第一批錢后,尚未正式大批鼓鑄流通即予停鑄。進而,此也致使祺祥錢遺存稀少,百多年后成為了清代珍泉。毫無疑問,祺祥錢作為清代珍泉之一,后確有偽仿存在。
而期間曾鑄造的"祺祥通寶"可以說是我國貨幣史中使用時間最短的錢幣了。"祺祥通寶"因其發(fā)行時間短,鑄造精美,鑄造量與存世量均稀少而成為海內(nèi)外錢幣藏家追捧的熱點。
咸豐死后的第二天,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尊為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稱為慈禧太后或西太后。 “祺祥通寶”因其發(fā)行時間短,鑄造精美,鑄造量與存世量均稀少而成為海內(nèi)外錢幣藏家追捧的熱點。
天價祺祥通寶真品圖片 祺祥通寶的價格
祺祥通寶乃是清代時候的一種貨幣,這類貨幣之所以會相較于其它清代圓形方孔常平式錢幣有著更高的價格,主要是因為它在鑄造之后并沒有正式發(fā)行,在10月5日的時候就被勒令廢除了,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跟祺祥通寶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祺祥通寶有什么歷史價值 祺祥通寶投資前景
而期間曾鑄造的"祺祥通寶"可以說是我國貨幣史中使用時間最短的錢幣了。"祺祥通寶"因其發(fā)行時間短,鑄造精美,鑄造量與存世量均稀少而成為海內(nèi)外錢幣藏家追捧的熱點。